■本报记者贺 骏 备注瞩目的深港通已经越来越近,A股与港股的估值即将面临对接。 随着深港通开通进入倒计时,大量资本已提前涌入“水待渠成”。来自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追踪A股、H股及红筹股的股票基
■本报记者 贺 骏 备注瞩目的深港通已经越来越近,A股与港股的估值即将面临对接。 随着深港通开通进入倒计时,大量资本已提前涌入“水待渠成”。来自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追踪A股、H股及红筹股的股票基金连续4周出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13.14亿美元;与此同时,追踪港股的基金出现3000万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至此,港股基金连续12周累计已净流入资金7.55亿美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越来越开放,海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比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港股的估值在全球来看仍相对较低,当前是投资A股和港股的较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