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茵 降杠杆时代券商的盈利结构正产生新变化。经纪业务下滑迅速,以至于一些大券商也爆出严酷考核下的变相裁员;两融业务杠杆受限难以重返万亿规模;自营业务规模高企,受制于行情走向亏损累累;资管业务在压缩通道业务取消配资的八项规
□本报记者 朱茵 降杠杆时代券商的盈利结构正产生新变化。经纪业务下滑迅速,以至于一些大券商也爆出严酷考核下的变相裁员;两融业务杠杆受限难以重返万亿规模;自营业务规模高企,受制于行情走向亏损累累;资管业务在压缩通道业务取消配资的八项规定之下急剧缩减;在一片唉声叹气之中,投行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给券商的业绩增添了一缕亮色。 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利率时代,券商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爆发增长的红利,更多的需要在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业务中拓展生存空间,不过监管对ipo发行以及并购重组“假大空”的严厉处罚也令券商如履薄冰。一边是投行收入占比保持高速增长,一边是监管核查风暴不断,券商“双面”投行正经历着成长中的裂变。 重拳出击 投行监管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