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阵痛下中小私募抱团取暖
时间:2016-08-18 00:00:00
来源:互联网
□本报记者曹乘瑜 上海某私募总经理老陈(化名)一边填写一份《私募机构业务规范自查表》,一边与过去在公募的同事老a(化名)互相诉苦。老a去年底离职准备奔私,然而没想到刚离职,今年初登记备案制度就有进一步的规定出台,严格要求私募基金管
□本报记者 曹乘瑜 上海某私募总经理老陈(化名)一边填写一份《私募机构业务规范自查表》,一边与过去在公募的同事老a(化名)互相诉苦。老a去年底离职准备奔私,然而没想到刚离职,今年初登记备案制度就有进一步的规定出台,严格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规范各种软硬件条件。而近日出台的新规,又使得投顾业务从业门槛骤然提升,中小私募初创期依靠给通道做投顾来发行产品的模式难以为继。 私募创业的成本和难度大大提升,加上市场迟迟不见好转,至今老a仍然赋闲在家。而这边厢的老张虽然比老a先“下海”半年,赶上的却是牛市尾巴,目前由于业绩不佳,产品发行困难。虽然是曾经的金牛基金经理,但是做私募没有3年的业绩和足够的规模,仍然上不了银行的白名单,对基金子公司、第三方机构和券商等通道还是“重度依赖”。然而最近出台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行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要求私募做投顾业务必须至少有3名投资管理人员拥有3年连续的证券期货投资管理经验,而老张的私募公司仅他这一名基金经理,无法达标。 “私募创业单干风险太大,何不抱团取暖?”老张在短信里向老a发出邀请,“a兄在我这挂牌一段时间,等市场好了再单干也不迟。有了私募管理经验,也方便你以后自己发产品。”
|
美图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