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文静 债市风险助推垃圾债扩容 参与垃圾债投资的李惠兴表示,今年有违约倾向、估值比较合适、跌破面值的债券比较多,他的公司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其投资债券的资金由往年占投资额的10%增加到今年的30%。“从近期市场来看,仅
□本报记者 周文静 债市风险助推垃圾债扩容 参与垃圾债投资的李惠兴表示,今年有违约倾向、估值比较合适、跌破面值的债券比较多,他的公司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其投资债券的资金由往年占投资额的10%增加到今年的30%。“从近期市场来看,仅沪深交易所跌破面值的债券数量就在20-30只左右,而这种级别的债券在往年只有不到10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3起主体评级下调事件,部分主体的评级被下调到垃圾级别。信用债风险的持续暴露,加大了垃圾债市场的容量,从数量上看,沪深交易所就有接近两倍的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国内信用债风险还将持续暴露,违约将成债市行业的常态。从货币量来看,资金面并不紧张,大量债券已经跌出了超高收益率,背后反映的是风险溢价而非流动性溢价,这也在债市违约常态下,垃圾债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6月15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15川煤炭CP001)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的公告,受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价大幅下跌、新发行债券困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资金链紧张,公司虽然通过多方渠道筹集资金,但截至2016年6月15日,公司依然未能筹集足额偿付资金,正式宣告违约。公告显示,15川煤炭CP001发行总额10亿元,发行期限1年,利率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