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证券研究所傅子恒 今年以来,沪深两大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发出的问询函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年报披露期间。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沪深交易所共发布93份年报问询函,加上各类专项问询函,交易所日均问询函合计5份之多,数量及密度较以往
□万联证券研究所 傅子恒 今年以来,沪深两大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发出的问询函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年报披露期间。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沪深交易所共发布93份年报问询函,加上各类专项问询函,交易所日均问询函合计5份之多,数量及密度较以往明显增加。这表明强化上市公司事中、事后监管,两大交易所的行动在加快。 除数量增加外,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对上市公司相关问题关注广度和深度的提升,以及直面市场热点问题、回应投资者关切的精神。 从年报问询函来看,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涉及持续经营能力、财务数据真实性、关联交易公允性、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情况、募集项目进展,甚至行业趋势、经营战略等层面;专题问询则涉及重组标的资产巨亏、海外并购后续整合、“无厘头”高送转、缺乏可持续经营支撑的保壳行为等市场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总体来看,问询函直面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在保障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冲动、抑制投资主体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等方面,发挥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警示与威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