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基金公司掀起了规模扩容高潮,随着新产品争相发行、设立,基金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却频频忙中出错,比如名称出错、信息遗漏、内容“打架”等,这对投资者来说难以接受。 “如此重要的法定信息披露文件出现这些错误,至少在我看来,在以往都是
去年以来,基金公司掀起了规模扩容高潮,随着新产品争相发行、设立,基金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却频频忙中出错,比如名称出错、信息遗漏、内容“打架”等,这对投资者来说难以接受。 “如此重要的法定信息披露文件出现这些错误,至少在我看来,在以往都是从未出现过的。”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这样的粗心马虎,如果出现在后期运营、清算等工作中,那将直接为投资者带来损失。 首先,基金名称出错。 去年4月15日,一则“华泰柏瑞,你改名了吗”的微信在朋友圈被刷屏,这缘于该公司发行的一只新基金——华泰柏瑞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不过,当天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却是“华泰柏中证500”,基金公司的名字竟然漏掉了一个“瑞”字。值得注意的是,华泰柏瑞基金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公布了4只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并曾同时发行2只基金。《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还发现,去年5月3日,北京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披露了一只新基金发行公告,而新基金合同摘要中提及的却是该公司旗下成立不久的一只次新基金的名字。难免有投资者疑惑,“眼前的这只新基金,到底该叫何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