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春将至,但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而言,凛冬气氛似乎仍未消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化解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中钢协发布数据称,截至去年12月末,钢铁协
虽然立春将至,但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而言,凛冬气氛似乎仍未消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化解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中钢协发布数据称,截至去年12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26.72点,降幅32.16%。分产品来看,2015年,长材价格下跌超过800元/吨,板带材及管材价格下跌超过1000元/吨。此外,2015年全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225.89亿元,亏损面达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 “近几年我国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是国内钢企亏损的主要原因。”卓创咨询分析师路文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乎所有钢企均把“增产量”作为增效益的主要途径,然而,在钢铁行业效益逐渐下滑的当下,大多数钢企又将“去产能”、“降成本”作为增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后期钢材价格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生产生铁69141.51万吨,同比下降3.45%,生产粗钢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生产钢材(含重复材)112349.52万吨,同比增长0.5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粗钢产量自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另外,中钢协介绍称,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中,中钢协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