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随着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发展,一些证券投资领域的新型诈骗陷阱开始出现,投资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识别,提高应对各类涉及证券电信诈骗活动的能力。 记者从陕西证监局了解到,近日,福建的吴先生接到一自称是“中国阳光产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随着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发展,一些证券投资领域的新型诈骗陷阱开始出现,投资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识别,提高应对各类涉及证券电信诈骗活动的能力。 记者从陕西证监局了解到,近日,福建的吴先生接到一自称是“中国阳光产业控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是通过“股权置换”可购买即将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并向吴先生提供了办理股权置换事宜的联系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购买股份的汇款账号等资料,并表示“为了吴先生好”,多次电话催促提醒吴先生尽快将股权认购款汇入该账户。其主要宣传用语为“您2006年购买的某公司股权已被位于西安高新区该公司收购,现仅需重新购买‘中国阳光产业控股公司’一万股(4.9元/股),就能把某公司股票转化为‘中国阳光产业控股公司’股票,并于年底在海外上市。”吴先生较为警惕,向陕西证监局询问中国阳光产业控股公司的行为是否真实、合法。陕西证监局收到吴先生的信后,第一时间告知该公司的行为涉嫌诈骗,及时制止了损害后果的发生。 据陕西证监局调查发现:“中国阳光产业控股公司”在国家、省、市工商部门均无任何注册登记资料,公司网站接入地和域名注册商均在境外,为非法网站,网站上宣称的公司住所地也并不存在。股票认购款收款账户的开户行在浙江省某市,而开户人刘某为贵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