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 对于6月下旬至今的股市大调整,很多人归因于“杠杆资金”的进退;并且,很多人对杠杆资金退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做了推演,认为极端时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清盘、国有银行崩盘。杠杆资金究竟在前期行情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是不是
■董少鹏 对于6月下旬至今的股市大调整,很多人归因于“杠杆资金”的进退;并且,很多人对杠杆资金退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做了推演,认为极端时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清盘、国有银行崩盘。杠杆资金究竟在前期行情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是不是去除了杠杆资金的股市才没有风险?杠杆资金究竟该如何定性?对这些问题,亟待有所说明。 首先,始于2014年7月下旬的上涨行情,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当中,广大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对改革抱有良好的预期所产生的。在2014年7月之前,我国股市持续低迷接近七年,银行股市盈率低至4倍左右,这样虚脱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因此,行情上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即使没有杠杆资金,股市也会上涨。 但另一方面,创业板在2012年末就开始上涨,至2014年7月已经实现股指翻番,之后继续疯涨,必然积累严重泡沫。而不理性资金的聚集,首先是在创业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