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润在5月27日实施了10股转增20股的高送转,1股变成3股,股价也从5月27日的15.73元下降至5月28日的5.5元,降价效果明显。对于一家*st公司,流通股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都不是太重要的指标,只有绝对股价较低才
*st海润在5月27日实施了10股转增20股的高送转,1股变成3股,股价也从5月27日的15.73元下降至5月28日的5.5元,降价效果明显。对于一家*st公司,流通股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都不是太重要的指标,只有绝对股价较低才是吸引投资者买入的关键,海润光伏正是把握到了*st公司的估值标准,主动降低股价,未来已经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 先看一下壳资源的定价规则,预期股价与重组方实力、题材相关,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不管是负10元还是正1元都不重要,反正通过债券重组或者破产重整后都是一样的;于是公司每股净资产代表的含金量没有任何意义,公司的总股本大小也不会对股价构成影响,反正重组方只要肯重组,不管是增发新股,还是受让大股东持有的老股,总股本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于是,投资者选择购买哪个*st股票时,惟一的标准只剩下股价。 还说*st海润,如果股价在15元,那对于投资者和重组方都缺乏吸引力。投资者是这样考虑的,如果*st海润退市了,哪怕到了新三板,股价参考长油5也能有3元以上的股价,如果是5元买入,那么可能亏损40%,如果是15元买入,那可能亏损80%,于是5元的*st海润肯定要比15元的更具有吸引力。假如重组成功,股价上涨至20元,那么从5元开始涨,涨幅能有300%;如果从15元开始涨,涨幅只剩下33%。 重组方也一样,如果股价够低,自己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向自己定向增发大量的新股,增发价格同样可以很低,哪怕将来自己再做赔了,这些新增发的股票还可以想办法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或者卖给下一个重组方。假如股价在15元,那么重组方就没办法按照超低的价格增发,更高的股价也就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于是*st海润在15元上方实施10股转增20股,真是极其高明的一招。拆细之后,*st海润的股价基本封死了下跌空间,就算公司重组失败,股价在现在的价值体系内,想大幅下跌也很难。 是否所有的*st股票都能像海润光伏那样大比例拆细呢?显然不是,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业绩亏损,是不能够进行分红的。但海润光伏使用的是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即不是分红,于是可以进行拆细。但仍然要保证拆细之后每股净资产不能低于1元面值,例如海润光伏10股转增20股之后的每股净资产为1.02元。 造成st股票盲目追求低价格的原因,正是投资者的不理性。投资者认为垃圾股具有重组的可能性,买入的股价越低,也就越具有比较优势,故投资者选择低价垃圾股买入也就有了投资依据,如果未来有大量的垃圾股没办法重组成功,这一定价模型将会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