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排球是一項二人合作的運動,兩人的磨合度足以左右勝負。黃嘉瀾與謝鍵泓同樣是要求高的人,六年前初出茅廬,鍵泓只聽從嘉瀾的意見,後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足以證明他有所成長。雖然二人曾在磨合期間出現爭吵,但捱過之後便成功取得本地賽前三,正是這段
| 沙灘排球是一項二人合作的運動,兩人的磨合度足以左右勝負。黃嘉瀾與謝鍵泓同樣是要求高的人,六年前初出茅廬,鍵泓只聽從嘉瀾的意見,後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足以證明他有所成長。雖然二人曾在磨合期間出現爭吵,但捱過之後便成功取得本地賽前三,正是這段陣痛經歷,成就了這對黃金拍檔。 黃嘉瀾與謝鍵泓識於微時,直至2019年才認真商討合作打沙灘排球,嘉瀾第一眼看見鍵泓,便知道他是個會把所有心機放在沙排的男孩,「鍵泓在沙排場上只會一心一意打波,這項運動正正需要這種特質的人。」嘉瀾笑言當初是自己拉對方入隊,鍵泓則慶幸能夠成為嘉瀾的「真命天子」,「他當時在沙排已經打出成績,既然一個有分量的球員找我做拍檔,自己也想把握機會嘗試。」 謝鍵泓靠拍檔鼓勵逐步成長 黃嘉瀾在沙排路上已有一定經驗,謝鍵泓則是初哥,沙排跟室內排球不同,要計算天氣與風向的影響。成軍初期,嘉瀾不斷將經驗滲透給拍檔, 鍵泓當時亦曾感到挫敗,「我好想貢獻更多,但真的是能力有限,幸好那時候嘉瀾沒有放棄我, 甚至每次打完都鼓勵我。」若非拍檔的鼓勵,謝鍵泓也許早已放棄沙排,「是靠拍檔的鼓勵才踏出第一步,那時很怕比賽,總覺得自己拖後腿,所以真的要多謝嘉瀾。」 由於嘉瀾的經驗比謝鍵泓豐富,後者到後期才慢慢有自己的想法,開始與拍檔產生矛盾,全因大家都是要求高的人,「練習表現不符合對方預期,難免會有面色及怨言,不過練完後便無事,其實感覺就像青春期的小朋友般反叛,到現在大家只想享受每次練習。」 從一開始只跟隨嘉瀾的意見,到後來慢慢有自己想法,足以印證謝鍵泓的成長,這也是黃嘉瀾希望見到的事,「我打從心底裏很想他快點獨當一面,但會出現誤會是因為鍵泓不太善於表達自己,在今時今日大家都知道要怎樣表達。」 捱過磨合的陣痛期,謝鍵泓與黃嘉瀾終於在本地賽奪得獎牌,即使不是金牌,但對鍵泓來說已經意義重大,「第一次拿到季軍,那時一星期練足三四日,練的是早上最曬的時間,季軍是對我們一個小小的肯定,之後那三年就收集了不同顏色的獎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