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是足球界最高级别的俱乐部赛事,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球迷和媒体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有意承办首届新版世俱杯,原定于2021年举行,后因疫情推迟至2025年。然而,就在本周,国际足联宣布,首届改版为32支球队参赛的世俱杯,将由美国承办。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中国球迷的遗憾和不解。为什么中国主动放弃举办2025年世俱杯?中国足球当前的发展重点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世俱杯
庆祝
发言人
为什么中国主动放弃举办2025年世俱杯?
根据《足球报》等媒体的报道,中国主动放弃举办2025年世俱杯的最主要原因,是资金面临严重缺口。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举办新版世俱杯收入要达到超40亿美元,其中承办国要承担四成左右的份额。这就意味着中国如果举办至少要占到16亿美元!这对于金元足球退潮后的中国足球无疑是不现实的!目前中国足球也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超百亿人民币的收入很难完成。如果进行相应补贴的话,反而是舍本逐末,因为目前中国足球更需要的是投入在青训和联赛的建设之中。
此外,从赛事价值和竞技水平来看,世俱杯也并非是中国足球当前最需要关注的赛事。这是世俱杯,不是世界杯,谁保证妥妥的赚钱?世俱杯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得到认可,尽管目前皇马、曼城、切尔西等豪门已经确定参加,但也许困难的点在于如果出现资金缺口,将会陷入无人兜底的窘境!而从竞技水平来看,即便中超俱乐部凭借东道主身份参加世俱杯,目前的实际战力及其匹配的锻炼价值,也是十分有限。正因如此,在国际足联宣布这一决定的消息传出后,也有许多中国球迷表达了类似看法,“不办也挺好,先把潍坊杯、熊猫杯这样的青年赛事恢复起来,然后争取机会承办世青赛或者世少赛。”
中国足球当前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放弃世俱杯举办权当然是由国家层面综合考量做出的决策。但从中国足协的角度来看,不办世俱杯也并非是坏事,中国足球现阶段要审时度势,认清客观现实。眼下当务之急是要重视青训,立足长远,把中国足球真实水平提上去。如果有巨额的资金投入,那更应该投入在青训和联赛的建设之中。
目前中国足球全面重视青少年发展、重视联赛经营状况的改善、重视球迷生态的维护,球迷的热情让中国足球的商业开发也处在快速上升的通道中。随着整个中国足球生态的提升,相信世俱杯的举办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但在那之前,我们更应该关注国家队和联赛的表现,关注青少年队和校园队的培养,关注基层和草根的普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足球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