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陈康亮)同方股份等多家“清华系”中国A股上市公司近日公告,清华大学拟无偿划转公司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100%股权,受让方为四川省国资委;而四川省国资委同意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同方股份等多家“清华系”中国A股上市公司近日公告,清华大学拟无偿划转公司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100%股权,受让方为四川省国资委;而四川省国资委同意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四川能投),投资完成后,最终由四川能投持有清华控股100%股权。 这起股份划转背后涉及备受关注的清华大学的校企改革。作为划转对象的清华控股,尽管近年来资产缩水明显,但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清华控股的总资产仍高达6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2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创办企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部分高校办企业也出现了事企不分、监管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一些知名校企负债率畸高、面临破产重组就是典型例子,给高校资产安全带来了风险,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隐患,这也是本轮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中国高校启动校企改革背景。 2018年6月,中国官方发布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与高校教学科研无关的企业,可结合实际,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程序,整体划转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要求。文件还要求,改革工作分两步推进实施:第一步,2018年起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步,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2018年8月,清华控股发布的《关于产业改革事宜的提示性公告》显示,清华大学已着手制定相关产业体制改革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在整合清华产业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通过清华控股持有包括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同方股份、诚志股份、启迪环境、辰安科技、学大教育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据媒体统计,清华大学在A股的持股上市公司数量是国内高校中最多。 作为此次股份转让的承接方,四川能投是由四川省政府100%持股,是四川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截至2021年9月,四川能投资产总额突破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划转尚需获得主管部门审批批复。 董登新认为,相信经过此轮校企改革,可以让专业回归专业。一方面,让擅长科研创新的高校集中精力做好科研攻关;另一方面,让更擅长经营管理的人员做好企业管理,从而提高各自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乃至有效杜绝相关腐败。(完) 【编辑:张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