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4月2日电(刘文文)4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召开《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宣贯新闻发布会,围绕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等问题介绍有关情况。 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规范》以
中新财经4月2日电 (刘文文)4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召开《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宣贯新闻发布会,围绕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等问题介绍有关情况。 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规范》以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安全性、便利性、系统性为主要目的,对无障碍通行、服务、信息交流设施建设以及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等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标准水平得到提升,有关指标与技术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一致。该规范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当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表示,新型工程建设无障碍标准体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残障人士的切身感受和需求,从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等方面,明确相关要求,切实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通行规则,按照新时期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新型无障碍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规范》作为顶层全文强制性国家工程规范,是技术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约束力。如果违反强制性工程规范,将依法作出严肃处理。 第二层次是推荐性标准,包括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为实现强制性工程规范的要求,提供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目前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体系中,有推荐性国家标准15项,内容涉及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村庄整治、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有行业标准47项,内容涉及特教学校、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商店、旅馆、城市公厕、车库、公墓等等各种建筑和各种场所;另外,还有扶手、抓杆、升降平台、城市客车等推荐性产品标准。 第三层次是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作为现行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发展很快,数量较多,具有市场化、创新快等方面的优势,是我国标准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城市社区适老化性能评价标准》《村镇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技术导则》,就是将《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了补充细化。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副主任张东旺说,中国残联积极协调和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残疾人无障碍需求调查,掌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情。二是配合推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三是配合政府部门、有关行业、有关方面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四是积极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工作。 张东旺称,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贯彻实施好《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组织残疾人参与无障碍体验促进督导工作,加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推进更多网站和APP进行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快建设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更好地方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完) 【编辑: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