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上,湖南插旗菜业“老坛酸菜”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等“中枪”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致歉。 “老坛酸菜”实际上是土坑腌制,坑里有树枝、田螺、羽毛等杂质。“足时发酵”实为“足”时发酵,工人光脚踩酸菜、乱
央视“3·15”晚会上,湖南插旗菜业“老坛酸菜”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等“中枪”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致歉。 “老坛酸菜”实际上是土坑腌制,坑里有树枝、田螺、羽毛等杂质。“足时发酵”实为“足”时发酵,工人光脚踩酸菜、乱扔烟头,称量的磅秤也直接放在酸菜上。土坑酸菜让多少人恶心反胃,给多少人留下心理阴影?农户的土坑酸菜一路通关,极大损害了人们的食品安全信任感。即便多家电商平台和商超都已下架相关产品,联合执法组第一时间处置,企业相关人员被控制,个案背后的隐忧依然有待正视和消除。 首要问题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如何落实到位、运行有效。插旗菜业收购散户酸菜不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连带着枯萎发黄的叶子直接腌制,虽多次在随机抽查中被发现问题并责令改正,但与之建立产品代加工和原料直供等方面战略合作关系的下游企业仍疏于质量把关,任劣质产品流通。土坑酸菜食品链条上,存在企业违规进货、超量生产、超标添加防腐剂、对劣质产品失察等多个问题。监管部门有待进一步做好风险评估、检查执法,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就是国内的产品,你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从“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到“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违法成本差异影响企业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的责任心和敬畏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立足国情、对接国际”“借鉴和转化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简化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快制修订进度”,释放了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信号。期待相关决策部署早日落实,解决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插旗菜业这么不讲究,甚至可以说肆无忌惮,除了“对付”监管部门有“经验”,违法成本低,还在于料定消费者很难察觉酸菜质量问题。如生产负责人所说,从农户那里收来的土坑酸菜会经过清洗、坛子七天发酵、切碎等多道工序,肉眼很难发现杂质。不仅酱腌菜如此,很多工序复杂或者重口味的食品都容易成为“灯下黑”。加工类食品、预包装食品无论如何不能少了监管。监管部门尤其要盯紧问题易发多发领域,让人们吃得放心。 “舌尖上的安全”,不止“3·15”这一天。避免“土坑酸菜们”刷下限,需要长效治理。 【编辑:蒋妍】 |